在商业社会中,有一种亘古不变的关系:供求关系,供求关系的背后是交换。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都是基于这个原理。供求关系动态变化,当供给小于需求时,就产生了稀缺,有了稀缺,就有了商业。
推荐系统处理的是信息,它的主要作用是在信息生产方和信息消费方搭建起桥梁,从而建立连接。
在信息经济中,看上去供求方是信息生产者,需求方是注意力提供者(信息消费者)。推荐系统可以服务于不同类型的产品(资讯,社交,电商,游戏),尽管它们最终得到真金白银的手段不一样,也就是所谓的商业模式各有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关键步骤就是:获得用户的注意力。
用户产生行为就是付出注意力的表现,比如信息流产品都是在看谁家的用户数多,阅读时间长,这些都是白花花的注意力。信息经济其实也就是注意力经济,而推荐系统就是留住注意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那么注意力又是什么?它不是真的物理力,不属于四种宇宙基本力,而是一种决策可能性。比如用户为一个广告倾注了注意力,那么就有可能去点击广告,如果这个注意力非常强烈,还会继续消费广告中的商品,如果注意力足够持久,那么就会参与到整个商业链条上的各个经济活动。
但是注意力有个特点:总量有限。随着信息越来越丰富,注意力越来越稀缺。在门户时代的时候,信息稀缺,注意力丰富,是用户主动去寻找信息。到了搜索时代,虽然信息变得很丰富,但是在搜索引擎等工具的帮助下,这些信息并不会侵蚀用户的注意力,所以还是用户在主动寻找信息。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后,信息已经泛滥的非常严重,丰富的注意力被信息源以推荐的方式逐渐侵蚀,注意力从丰富变成稀缺。也是成了各大产商必争的生命源泉。
注意力本身有价值高低之分。资讯阅读类注意力量大,但是便宜,电商、游戏类注意力贵重,但数量上不如资讯阅读类。在某种程度上讲,行业里被粗略称呼的用户价值,实际上就是注意力价值。
在推荐系统的帮助下,注意力变成了稀缺方,信息源在打着灯笼到处寻找注意力,其实商品不再是信息,商品就是注意力,信息源变成了这些注意力的消费方。有限的注意力在推荐系统的帮助下,聚到了平台上,平台方需要像电力一样把这些注意力储存起来,储存起来的注意力就是平台方最有价值的资产。注意力的存在会导致平台上的内容被消耗,被消耗的内容又为平台带来收益,平台方通过经营平台内容维持注意力的体积从而达到商业运转的目的。